世界慢粒日: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遇到生育问题|河南省癌症基金会“肿瘤防治云百科”系列科普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CML)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占成人白血病的15%-20%,全球年发病率约为1.6-2/10万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CML)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占成人白血病的15%-20%,全球年发病率约为1.6-2/10万人。
4例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完成了2个疗程NK010注射液治疗和评估。结果显示:低剂量组和1例中剂量患者在两个疗程后评估疾病稳定,低剂量组患者后续使用同一剂量继续治疗,并在接受治疗第3个疗程后达到部分缓解(PR),持续接受治疗,最佳疗效达到病灶缩小60%。
基因学转阴(以下以BCR/ABL融合基因转阴为例)是否代表白血病患者的恶性细胞已经被完全清除?对此需要结合实际分子学医学调研结果来看,下文进行相关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2024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12月7日至10日在美国圣迭戈盛大召开,作为血液学领域的国际顶级盛会之一,这场大会吸引了全球血液学临床、科研工作者的目光,也受到国内广大同道们的热切关注。为了能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到每天会议上的最精彩、最重磅内容,《肿瘤瞭望
最近晚上睡不着偶然刷到一个视频,一位场外观众对主播说自己的侄子肾衰竭了需要捐肾,他自己爱面子扛不住在家人的劝说,去医院检查配型竟然配型成功了!
命运的无常,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对于邵丹来说,2009年就是这样的一年,那一年她在医院接到了就像“判决书”一样的诊断结果,白血病。
近来,白血病领域屡有突破:前不久,Syndax公司Revuforj获得美国FDA批准,成为首款和唯一一款该机构批准的用于治疗KMT2A易位的复发或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Menin蛋白抑制剂;亚盛医药近日披露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针对经深度治疗的慢性期
面对白血病,许多人可能会感到绝望和无力,但请相信,随着医学的进步,治愈白血病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几种白血病类型治愈率最高可达90%!
白血病,作为一类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肿瘤性疾病,以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也对医疗团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探索白血病的精准治疗之路上,融合基因检测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024年12月7日至10日,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在美国圣迭戈隆重召开,全球血液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对血液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在本届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冯四洲教授团队两项研究被大会收录
AFM28是一种高亲和力的双特异性抗体,靶向CD123/CD16A,用于治疗表达CD123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表达CD16A的固有效应细胞(主要是自然杀伤细胞)对表达CD123的白血病细胞诱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
但有这样一个人,在面对亲情与爱情的碰撞时,他果断选择亲情,从爱情的世界里,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今日,陈挑战更新社媒,晒出了王哲林送给他的祝福,配文:“球衣和发带收到了,视频等我几天! 谢谢兄弟。”
白血病,也被称为血癌,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属于血液肿瘤。白血病在血液肿瘤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居第六位,特别是在年轻人恶性疾病中居首位。
当地时间12月8日晚,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由上实集团、上海医药集团旗下上药生物治疗(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生物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上药生物治疗”)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李本尚团队共同研发的针对儿童白血病的细胞疗法精彩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当地时间12月8日晚,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由上实集团、上海医药集团旗下上药生物治疗(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生物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上药生物治疗”)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李本尚团队共同研发的针对儿童白血病的细胞疗法精彩
怀疑是白血病的患者一般需检查血常规,了解血小板、白细胞、白细胞比例或计数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提示有白血病的可能。白血病患者可见到原始和幼稚细胞。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白血病的治疗有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性。然而,高昂的治疗费用却成为许多患者家庭难以承受之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患者的迫切需求和侥幸心理,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配捐”骗局,让不少白血病患者雪上加霜。